洪承疇移駐寧遠,力壓袁崇煥一頭。
為其所迫,袁崇煥才好不容易從寧遠出兵,可這份奏疏里,卻又是他的推脫之言。
袁崇煥人雖然出了寧遠,卻一直沒有過遼河,周轉反覆,一個多月的時間,竟然只走了那麼幾里地。
屬國朝鮮,關係着掣肘後金大後方的東江屯田、據點,以及朝鮮對東江的軍械和糧餉支援,萬不能失。
但袁崇煥寧可放棄朝鮮,也要去修寧、錦城牆,爭取時間去搞什麼寧錦防線,屢旨不遵。
有時候,朱由校真想直接一刀砍了這個混蛋。
魏忠賢猜到,皇帝這回召自己入宮,不是要罷袁崇煥,就是要殺袁崇煥。
三次抗旨不遵,出寧遠一月,卻在原地打轉,也虧得這位寧遠兵備做的出來!
魏忠賢在王朝輔的示意下,小心邁入冬暖閣,只見燈火昏暗的閣內,御案上的茶水早已冰冷。
皇帝靠躺在座椅上,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爺,奴婢來了——」
朱由校呵呵笑了一聲,望向窗外,卻是突然道:
「這是誰的主意?」
魏忠賢轉頭看去,鬆了口氣,道:
「當初皇爺喜歡聽岳飛記,又常拿毛文龍比作本朝的岳飛,宮人們花了好一番心思。」
「這燈花箭得確實精巧。」朱由校說了一聲,轉頭嘆了口氣道:
「我才看見。」
魏忠賢一笑:「皇爺能看見,就是宮人們的福分。」
「爺天縱英明,奴婢為爺效犬馬之力,一向是皇爺要奴婢做什麼,奴婢便就去做什麼…」
魏忠賢似乎表露了心跡。
朱由校被他的話抖得鬼笑一聲,轉過眼,卻是一副凌厲地眼神,道:
「袁崇煥說,後金老巢有重兵防備,他無虛可搗,且擔心蒙古插漢三部西犯,所以渡不得遼河。」
「去年至今年間,毛文龍數度出兵,插入敵後,敢情那些奴兵都是傻子,讓他來去縱橫,就沒有大兵防備了?」
朱由校冷笑幾聲,道:
「莫非是他在寧遠給你修了個生祠,送來點金銀,你就一心袒護?」
「哎呦我的爺——」
魏忠賢怪叫一聲,一張長驢臉擰緊了道:
「奴婢哪至於這般乞子?他為奴婢修生祠不假,奴婢向皇爺舉薦,也是見他有真才實幹。」
「毛文龍在朝鮮,連上幾道急報,袁崇煥鐵了心地見死不救,寸土未復,卻先擺起聽調不聽宣的譜來。」
「這些事兒,奴婢若早能猜到,也不會向爺舉薦這匹中山狼了…」
皇帝一番話,顯然表露了殺機。
魏忠賢心中恐懼,抖着雙唇,自忖對袁崇煥已是仁至義盡,這時當然不能再去勸皇帝。
朱由校望見他的樣子,又是冷冷一笑。
傳言中,東廠提督心狠手辣、人面獸心,可朱由校見到的卻是,在自己眼前的魏忠賢,因幾句話,害怕得像個婦人。
王化貞之禍,絕不能在寧遠再次上演!
這是自己的江山,自己的子民!
暖閣里寂靜片刻,就聽皇帝音調清楚,一字一頓地道:
「袁崇煥到底會不會出兵救寧遠,你我心知肚明,這回遼陽僥倖無事,全賴毛文龍後方搗虛。」
「傳諭,毛文龍孤軍朝鮮,牽制有功,此為最烈。東江軍上下,一應將領官兵,戰死者入祠供奉,應行敘錄者,即令有司查明功次,照例勘敘!」
「至於袁崇煥…」說到這,朱由校話音變得有氣無力,道:
「他假吊撫銀,援朝不利,暮氣難振,物議滋至,是時候、讓他滾蛋了!」
魏忠賢滿嘴應允,卻忽然靈機一動,道:
「爺,奴婢尚還記得,前幾日熊廷弼上了份奏本,說瀋陽無大將可守,軍民無心堪戰,若奴騎來犯,守戰損失巨大,建議主動放棄。」
「既然瀋陽被後金攻下後一直沒有修復,又隨時可以放棄,何不讓將袁崇煥明升暗降,調離孫承宗,讓他去守瀋陽?」
「至於守得住守不住,全看他的能耐。」
他此語方落,卻見皇帝雙眸之中泛起一絲冷冽,便再不敢多言,只是垂頭望地,等待下文。
「好、好!」朱由校將這兩個字說的咬牙切齒,復又望向閣外一排明燈:
「就依你說的辦。」
少傾,又加了一句。
「若這回袁崇煥再抗旨,給朕當場斬了他!給臉了,不拿朕的聖諭當回事兒…」
言罷,暖閣陷入寂靜,朱由校見魏忠賢還杵在這,不悅道:「老東西,跪安啊!」
魏忠賢一愣,訕笑道:
「奴婢還有一事,皇爺聽了莫要動怒。」
說這話的時候,他也在心下叨咕。
世人都說他這東廠提督不是個人,就連皇帝都被玩弄於股掌之間,可於他來說,這簡直是世間最不好的差事。
皇帝哪是被自己玩弄啊,自己要背鍋,也要辦事,要是沒皇帝罩着,隨時可能有性命之憂。
「呵,還有什麼事,是比袁崇煥抗旨更嚴重的?」
魏忠賢猶豫片刻,終還是道:「這事兒和中宮娘娘有關,是張家犯了事兒。」
朱由校驚愕:「張國紀?」
張國紀是張嫣的生父,剛冊封皇后時,還派了緹騎去老家請他入京享福。
朱由校讓北鎮撫司調查過,這傢伙從前就是老實本分的一個農民,難道是有錢了,心性也開始變壞了?
「繼續說…」
魏忠賢微顧上顏,道:
「倒不是國丈本人,國丈日日謹小慎微,其族人張拱宸卻仗着國丈的和中宮娘娘的面子,魚肉鄉里,為禍一方。」
「據說…五日前他將京中一戶百姓之女強掠入府,百姓去討,反被張府僕人打死。」
「近日,事情已經鬧到刑部去了…」
「刑部不方便懲處勛戚,只好一直擱置,並派人去警告張拱宸,誰料、派去的差役也被亂棍打出張府,傷了好幾個。」
「直隸巡按梁夢環素有清明,受百姓之託,糾察此事。」
「都察院知刑部不聞不問,也插手此事,順藤摸瓜,查出張府族人,有不少都強佔了京畿土地,貪銀達十餘萬兩…」
朱由校一愣,這事就有意思了。
這段時間,朝廷屢興大獄,血染東林,風聲方才消停了一些日子,皇后的本家勛戚,卻又搞出了這麼大的事。
魏忠賢一旁又道:
「爺,現在朝中傳的邪乎。」
「都說您妄殺東林,中宮皇親魚肉鄉里、欺男霸女,卻不聞不問。此事發自內廷,奴婢不知其詳,但還是建議急早處置。」
「以免消息傳開,壞了朝廷法度。」
第一百五十四章:明升暗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