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在趣书网

趣书网 > 都市小說 > 隆萬盛世 > 899海禁不好

899海禁不好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熱門推薦: 我不是你想的網文學長 全民深淵:我技能無限強化 天官賜邪 宋惜惜戰北望 天才俱樂部 我也不想動手,可他有血條 和前世宿敵成親後(雙重生) 穿六零懷了大佬的崽兒 速通修仙! 武動之真正的武祖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戰 最強兵王 史上最強鍊氣期 女總裁的上門女婿 透視高手 校園修真高手 重生之大娛樂帝國 極品透視 還看今朝 都市兵王 重生之神級學霸 頂級神豪

加入書籤 翻上頁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投推薦票 手機閱讀

    「此事當然可行。」

    魏廣德聽到是朱衡和梁夢龍在考慮用海運而棄漕運,心裏自然是支持的。

    雖然他們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節約運輸成本,而僅僅是為了避開黃河。

    當初他給隆慶皇帝寫過奏疏,不過最後都沒有下文。

    其中關節,魏廣德多少也能猜到一些,那就是影響太大了,皇帝也難以抉擇。

    畢竟,隆慶皇帝考慮此事不會只聽他一個人的話,還會召集其他大臣詢問,了解情況。

    不過這次貌似和以前的情況不同,以前只是朝廷高層的探討,而這次有山東巡撫出面支持,貌似地方上有了推動的人,最起碼可以進行一些嘗試,而不是以往只是在朝堂上的誇誇其談。

    「梁夢龍是北直隸人?」

    魏廣德想了想,對梁夢龍這個人印象不深,在朝中見過數面,還是他在順天府時候的事兒。

    那時候魏廣德還在翰林院,也沒什麼權勢,大家見面也就是拱拱手罷了。

    「真定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算是你的前輩了。」

    譚綸笑道。

    說起來,魏廣德這人升官速度是真的快,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誰叫人家運氣好,老早就搭上裕王這條線。

    那時候,看好景王的可不在少數。

    「如今,黃河年年大水,阻斷漕運,重啟海運已經是不得不行之策。」

    魏廣德看着譚綸,臉帶苦惱的說道:「其實海運之事,我在潛袛之時就和陛下討論過,直到我入閣後,兩次上奏此事。」

    「啊?我怎麼沒聽說過這事兒?」

    聽到魏廣德說他早就和隆慶皇帝說過重啟海運的事兒,譚綸自然很是驚奇的詢問。

    「茲事體大,都是我寫好後面聖時親手遞交,沒有經過司禮監、文書房,外界當然不知了。」

    魏廣德嘆口氣,這才繼續說道:「每次陛下看完我的奏疏和我討論半晌,都顯得很是意動,但之後都沒了下文。」

    「為何?」

    譚綸緊接着就追問道。

    「陛下應該還垂詢了其他重臣,大家意見相左,所以陛下那裏就猶豫了。」

    魏廣德看着譚綸,「我記得當初遼東大災,朝廷選擇海運濟遼,那會兒漕運勢力就極力反對。

    好在當時先帝乾綱獨斷,雖然海運濟遼只進行了幾年,在遼東災情緩解後隨即罷黜,但當時的朝堂環境我還記憶猶新。

    朝廷里,有太多人在漕運上有利益瓜葛,別的不說,就說我在京城這些年,九江商人就沒少用我的名帖行走運河之上。」

    魏廣德只是點了這麼一句,他相信譚綸是明白其中道理的。

    對魏廣德這樣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來說,或許這點銀子算不得什麼,要不要都無所謂,可是京官里還有無數品級較低的官員,他們往往就靠這名帖這東西賺銀子養家。

    京城居,大不易。

    至於煽動京官反對海運,理由自然也在於此。

    一旦漕運失利,京官們就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荷包會不會受損,因為商船改走海路,沒有運河之上的那些鈔關,他們的名帖自然就失去了意義。

    當然,或許海港也要隨之建鈔關,但是名帖還能不能用,那可就說不定了,他們不會願意去賭這個事兒。

    所以,在京官的隊伍里,反對海運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只要稍微一煽動,就會讓許多人附和。

    「那你覺得,此事該如何操作?」

    譚綸對漕運、海運沒有明顯的偏見,因為他根本沒有涉及到這方面的事兒。

    不過他坐鎮薊遼,手下兵卒的軍糧,部分也是依靠漕運,所以在京城時朱衡對他提起,這才讓他上心。

    想到那時朱衡就讓他問計魏廣德,行與不行,如何操作,於是就直接問出口來。

    魏廣德想了想才說道:「我覺得,此事最好不要有工部上奏,還是山東直接上奏此事,士南兄在京城幫忙活動,重點還是要說服高拱。

    只要讓高拱知道,要保證南糧北運的安全,恢復海運勢在必行,此事當可行。」

    說到這裏,魏廣德忽然醒悟過來,之前他和隆慶皇帝商量此事事,高拱已經下野回了新鄭。

    若是那是高拱在朝,或許皇帝諮詢的結果就會不一樣,現在漕船說不好已經改走海路了,朝廷的大把銀子也不用丟在大運河之上。

    當然,黃河治水是必須的,但是治水之時就不用過多估計運河的安危。

    實際上,明朝黃河治水效果不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求先保運河,之後才是大河安全。

    想到這裏,魏廣德接着又對譚綸說道:「此事應該可行,記得當初裕袛商議以海運濟遼時,高新鄭就是選擇支持。

    實際上在那時候,裕王府能夠在朝廷里說話的,也就只有他和當時的戶部山賈應春,此事就是由賈應春所提,高拱說服了嚴首輔。

    當年的理由我還記得,那就是此為應急之策,待遼東災情緩解就可以停罷。」

    說到這裏,魏廣德面露苦笑道:「其實,那時候我還抱着一絲幻想,希望藉此打破大明禁海之策。

    只是沒想到山東地方上因為有遼民湧入,在遼東災情緩解後就上奏停罷,唉.」

    「海禁不好?」

    聽到魏廣德說出打破大明禁海政策,譚綸不由得皺眉。

    他是和倭寇打了半輩子交道,對倭寇的痛恨非常,而且在他的意識里,就是因為倭寇貪圖大明財物,所以才會大舉來攻。

    所以,譚綸對嘉靖皇帝禁海之策,其實是舉雙手贊成的。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在大明朝也有,只不過大家沒有說出來罷了,但意思其實差不多。

    此時,不和外國人做生意,相互不往來,我不想要你的東西,伱也別打我東西的主意,天下就太平了。

    這種思想,其實是佔據主流的,大部分人都能接受這樣的觀點,只求平安無事即可。

    如果沒有幾百年後的慘痛歷史,魏廣德或許也會覺得這麼想沒錯。

    但是他更知道,時代已經變了。

    要想別人不敢打你東西的主意,那你的實力就得強過對手,讓他們輕易不敢造次。

    可惜,之後的中國,數百年時間裏原地踏步,而西方各國則是在蓬勃發展,中國空有強大的產值卻缺少強國的底蘊,看似強大實際上卻是外強中乾。

    瓷器,一碰就碎。


    魏廣德面對譚綸的問題,想了想才說道:「子理兄,你們殺倭寇的利器是什麼?」

    魏廣德沒有直接解釋,而是反問譚綸道。

    「殺倭寇的利器?」

    譚綸聞言微微一愣,低頭想了想才說道:「我大明軍卒和倭寇近戰,因為一些原因,戰果確實不好,也就是元敬手下的兵,接受嚴格訓練後,近戰才能有利。

    若說和倭寇交戰,我大明更多還是利用火器遠程殺敵,即便是戚元敬也是如此,近戰主要是街市圍剿時發生。」

    「遠程和倭寇交戰,我大明所用火器為何物?」

    魏廣德繼續追問道。

    「鳥銃和佛郎機.」

    說到佛朗機炮的時候,譚綸若有所悟,不由得語氣放輕。

    「我明白了,其實鳥銃和佛朗機炮都仿自西洋火器,若是不與他們交往,則我大明火器就落後於他們。」

    譚綸已經明白魏廣德連續反問的意思,不由得開口說道。

    「若是不取消禁海之策,我們和夷人就沒有往來,他們有先進的技藝我們就不知道。

    一旦人家技術突飛猛進,與我交戰之時,我們必然要吃大虧。」

    魏廣德說道這裏,看向譚綸說道:「子理兄應該知道那些火器是如何來的,不管是鳥銃還是佛郎機炮,都是和夷人交戰,我大明軍卒吃了大虧以後才發覺他們火器遠比我大明犀利。

    由此,邊將才會引起重視,才會想法設法搞到夷人所用火器,並將其交回工部仿造。

    而且,據我所知,夷人所擅長的器技尚多,若不和其往來,如何知道其技藝長處。」

    「有道理,適當接觸,確實非常有必要。

    現今邊軍和韃子交戰,亦多仰仗夷人所造火器之犀利殺傷敵人。

    若是沒有獲得這些東西,邊軍和韃子交戰,傷亡也會增加許多。」

    譚綸已經被魏廣德說服,不由得點頭道。

    「禁海,禁的只有見識。

    何況,朝廷禁海又禁不絕,否則又怎麼鬧出倭亂。

    子理兄別告訴我,你完全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倭寇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不過是朝廷為了臉面,沒有明說。

    他們,其實就是我大明的海盜,不過是裹挾了一些倭國浪人罷了。

    那些倭國浪人,因為其國內戰亂,所奉主家在內戰中戰敗,他們才不得不流落海外,和海盜混在一起塗炭我大明。」

    魏廣德繼續侃侃而談道,不過說到這裏時,心裏不由一動。

    他是記得有記載,這個時候的日本,貌似盛產黃金白銀,日本有金山、銀山的事兒。

    譚綸是軍事文官,就是不知道他對開疆拓土是否有興趣。

    於是,魏廣德試探着又繼續說道:「子理兄可能不知道,我曾聽人說起,倭國國土狹小,巴掌大的國家,其國王就敢自封為天皇,呵呵.」

    說到這裏,魏廣德露出一副輕蔑的笑容。

    他這樣的表情,其實才是符合這個時代明人對倭國的印象,如果是不以為然的態度,恐怕就會讓譚綸奇怪了。

    「夜郎自大,彈丸之國也敢如此。」

    譚綸聽到這話,眉頭就皺起來。

    大明朝對倭國所謂天皇的印象,其實就是國王。

    大明當年曾派使臣出訪倭國,還帶去冊封金印,所以之後倭國和大明交往中,從來不會提到他們信奉的國君是天皇,而都是按照大明的說法,「國王」來對其進行稱呼。

    雖然明人前往倭國後,多多少少也知道其中內情,但是卻只在民間流傳,朝堂上是不知道的。

    開玩笑,天無二日,大明皇帝敢稱「皇」,而絕不會接受周邊番邦的國王也用這個字。

    「他們不僅自稱天皇,而且倭國雖小,可國內物產卻既是富饒,據說有多座金山、銀山,可以開採出海量的金銀,每年百萬兩是沒有問題的。

    那些夷人來我大明,許多其實都要往倭國跑,就是去和倭國人做生意,帶着南邊番邦和我大明的物產賣給倭國人,而得到的就是海量的金銀。

    想我大明,富有四海,現在皇帝陛下不過開幾座礦,下面大臣都反對聲不斷,言其與民爭利。

    倭國那邊開礦,一年開採上百萬兩的黃金白銀,沒法比,沒法比啊。」

    說到這裏,魏廣德一副嚮往的樣子對譚綸說道:「若是我大明能夠征服倭國,這上百萬兩的黃金、白銀,就足夠解決朝廷現在難以應付的財政危機。」

    「那不行,倭國乃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國。

    當初蒙元數次欲征伐皆告失敗,可見倭國存在有上天庇佑,太祖才會下此詔書。

    有此詔書,我大明就不能發兵攻伐。」

    譚綸先前聽到魏廣德說倭國金銀產量驚人的時候,臉上還是一副驚訝的表情,可等到魏廣德說出攻伐、征服的時候,臉色馬上就變了,直接用太祖詔書來敷衍魏廣德。

    看到譚綸的態度,魏廣德知道繼續慫恿他沒戲,譚綸骨子裏就沒有那種精神。

    他可以捨生忘死和入侵的敵人血戰到底,但要他去攻打別人,只為得到別人家裏海量的金銀財寶,譚綸卻是直接拒絕。

    這,其實也不奇怪。

    若不是來自後世,魏廣德也不會有對倭國採取行動的念頭,畢竟相對大明來說,倭國的存在實在不夠看。

    光是遼東,都讓大明朝廷上下覺得做了一筆虧本的生意,就更別想拿下孤懸海外的倭國了。

    魏廣德只要敢公開這個想法,怕是朝廷上下都會說他是要把大明家底敗光,是個十足的奸佞。

    為了遼東,明初就靠朝廷接濟,才能勉強維持。

    百年時間過去了,遼東也只能勉強自足,遇到災害還要向朝廷伸手。

    佔下地盤,死不少人,又得不到好處,何苦來哉。

    至於魏廣德敢說打倭國就是為了搶人家的金山銀山,怕不被朝廷里那些大儒拿着儒家的大道理噴死。

    對了,還有太祖定下的祖制,足夠讓魏廣德萬劫不復了。

    見譚綸沒興趣,魏廣德也就熄了這心思,於是說道:「這樣,子理兄今日就在我這裏休息,一會兒吃完飯,你我在合計下海運之議,給士南兄寫封信,讓他們嘗試推動此事,你看如何?」

    「好,行海運,開海禁,對朝廷有利,自該出力。」

    譚綸點頭應道。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899海禁不好  
  傳奇操盤手  隆萬之變    雷武  生生不滅  神話版三國  不滅武尊  
加入書籤翻上頁返回目錄下一章投推薦票

更新推薦:最強戰神 全軍列陣 將軍好兇猛 武夫 大荒劍帝 陸地鍵仙 大魏芳華 星界蟻族 星辰之主 木葉:從解開籠中鳥開始! 國民神醫

搜"隆萬盛世"
360搜"隆萬盛世"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