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乾七年四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和往常一樣在皇家公園的小湖邊,一群穿着生員衫的青年正高談闊論些什麼。這些青年並不僅僅只是清河書院的學生,他們胸前佩戴的景泰藍校徽表明着他們的身份,他們席地而坐,或是飲酒、或是賦詩,總之一如舊時的士子文人一般,在這裏園林之中享受着春光。
而在這些學生賦詩時,他們身邊那引起衣着華麗的侍女會嬌笑着為其喝彩,並為他們奉上一杯美酒,其實,她們的身份都是妓女,其中甚至不乏相貌與漢人迥然不同波斯婢,不過,這些身材惹眼的胡婢,總能吸引男人的興致,對於這些學生
「書院的學士!」
只需要戴上那個校徽,在進入妓院的時候,就會受到善待。在那裏他們理所當然的被當做是大明最優秀的士子,將來不是成為博士就是成為大臣的,是些不同尋常的年輕人。
當然,只有極少數的一群人會成為那樣的人物。不過,這也不妨礙他們像舊時的新科進士一樣,受到妓女的追捧,儘管此時無論是南京那曾經教坊名妓聚集之地的秦淮河,亦或是中都的花苑坊,只剩下了安南婢、朝鮮婢、暹羅婢、波斯婢等異域外妓女,可是卻並不妨礙這些幼時被買來異域婢子被調教成色藝雙絕的女子。這些女子正像當年秦淮河畔那些女子一般,追逐着年青的士子,以其才貌吸引他們的注意,最終獲得自由身。
或許,即便是當年一心要把清河書院辦成大學,一心想要用新式教育改變中國朱明忠,也沒有想到,這些年青的學士就像當年南京的士子一般,同樣也會沉迷於女色之中,似乎,對於正值青春的年青人來說,這是無法避免的。
不過,大學的學士在現如今,能夠被社會普遍接受,並被認為是「與進士無異」的才子,似乎也是符合朱明忠最早的想法的。在過去的七年之間,為了通過教育改變中國,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他在這方面投入了數以千萬計的金錢。廢除千年的科舉之後,作為妥協在全國修建了大量的圖書館,並且計劃於京師、南京、武昌、成都、廣州、福州以及昆明將來還會有西安,興建了一批書院,那些書院與清河書院類似,類似於另一個時空的近代綜合制大學。那些書院將會成為大明特色的大學,為大明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大學生。當然,現階段這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現在對於大明而言,真正的重要的是數萬所相當於小學的社學創辦,以及相當於中學的縣學、府學的教育,這才是最基礎的國民教育,至於以書院為核心的高等教育,還需要時間去完善。不過即便如此,經過長達七年,或者從清河書院算起,長達十年的努力,大明已經基本構建了近代高等教育的框架。
僅僅只是框架,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名大學生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甚至比大明的中興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按照後世的教育流程,一個大學生至少需要讀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或四年的大學。需要整整個十六年才能培養出一名大學畢業生。
至於合格與否,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選擇。
儘管如是這個時代的科學知識遠不如數百年後的21世紀,從社學到書院的的課程也比較簡單,這個過程還是無法縮短太多,六年的社學、兩年縣學、兩年府學,兩至三年的書院,這也需要12年或13年培養出一名大學生。
不過在廢除科舉後,一大批相當於中學教育的青年士子,在經過一年的預科學習,彌補了在算術等方面的不足後,使得大明在短時間內就培養出了大明的第一批大學生。
實際上清河書院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是當年書院裏的學生,許多的學生當年在國學之外都達不到中學生的水平。不過即便如此,經過最初的篩選之後,仍然有有超過數百人畢業。
那些年清河書院畢業的學生,前途是充滿希望的,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志為了官員,一部分成為軍人,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成為大明的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原本只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出人投地,出仕為官,可是卻沒有想到在短短的幾年當中,這天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正是在過去的幾年間,不斷走出書院得到重用的那些學生,奠定了大明現在重視實學的基礎。只不過,經過十年的努力,現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生的數量正在趨於某種程度上的飽和。
不過,似乎誰都沒有看到這些,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沒有看到,當這些剛剛入學的學生們,在這裏難得的借着踏青的名義放縱着的時候。
「就這樣進了書院了。」
略帶些許醉意的趙玉真,看着周圍的同學們,卻又一下子沉默了下來。他們都是上的同一個預備學校。
林伯欽等着他的下文,看他不說話就問道,
「怎麼這麼說啊?什麼就這樣進了書院?」
「沒什麼。我是說就算這樣進了書院成為學士,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大明的書院,不是想辦就辦的,儘管誰都可以辦書院,但是想要得到陛下賜予的授予「學士學位」資格,卻並沒有那麼簡單。學士在一定程度上,至少相當於過去的貢生吧。
儘管這個貢生是沒有公家給以膳食,甚至還需要自己掏腰包負責食宿,可是這也不妨礙人們以學士為進士,畢竟,這是成為官員最重要的渠道。
「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我是這樣想的。」
趙玉真看着周圍已經帶着些醉意的同學,然後對好友說道。
「我也和你一樣,都想要通過在書院裏的學習改變自己,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誰都一樣。」
林伯欽回答道,古往今來,讀書的不都是為了這個原因嗎?
千年以來幾乎每個讀書人都是這麼想的。那怕就是在興乾年間,在科舉廢除了近十年之後,讀書人當然也是抱有這個志向,不帶一點懷疑不打一點折扣。無論如何來中都的時候是想要「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人。
當然,最終他們是否會參加文官考試,又是另外一說了,實際上,儘管報考書院的學生70%都是懷揣着「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心思。可是最終,在經過幾年書院教育之後,他們往往還會作出其它的選擇,甚至不惜遠走海外。
「因為每年都有新的學士畢業啊。」
趙玉真有些憂慮的說道。
「那當然是越來越多的啊,永樂年間南京國子監有足足9600餘監生,現在三京國子監才多少?不過萬餘人,再加上全國的書院,至少有3萬學士,差不多,每年一萬多吧!」
而且將來會更多!
從學校博士的那裏,林伯欽知道將來書院的規模只會越來越大,而那些專門學校,也有可能被其它的書院兼併。
「只有在學士十分珍稀的時候,就像當年陛下起兵的時候,才有可能工學學士一畢業就被派去造橋,醫科學士馬上能做院長,以後這種時代將會一去不復返了。」
那個時代的清河書院的畢業生是幸運的,他們剛一畢業就會受到重用,學醫的甚至可以直接成為醫院的院長,而現在只是作為醫生。
「的確如此,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林伯欽認真的點點頭。
無論是任何時代,處於草創期的人們都是十分有利的,在過去的十年間,起自於江的變革是千百年來所未曾有過的劇變。尤其是以海上貿易以及紡織為核心的產業興起,使得整個社會都迫切需要各種專門人才,同樣也需要專門知識。
也正是在這個浪潮中,大量的西學被引入書院,也讓大明的書院能夠據此培養實用人才,並以此為基礎,使得偏重實用的西學在大明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那些專門人才,自然也受到上至官府,下至少普通企業的歡迎。學生即便是不為官,於企業之中,也可以獲得豐厚的報酬,而這一切,正是以清河書院為首的實學書院以及專門學校興起的原因。
但是現在,似乎局勢正在發生變化。
「哎,我們出生的太晚了。」
林伯欽這樣感嘆。
「不過應該還是有機會的,畢竟現在儘管學士越來越多,但是社會上對各種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多的,就像你學的鐵路,這鐵路將來肯定會需要很多人,而修鐵路又需要大量的鐵、煉鐵需要煤、需要鐵礦石,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從勘探線路、煉鐵、採礦……反正,我覺得吧,雖然我們錯過了好時代,但是,這個學士,什麼時候都會需要的。」
好友的回答,讓趙玉真一愣,顯然好友也曾在考慮這個問題,而且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
被他這麼一說,茅塞頓開的趙玉真,點點頭說道。
「希望如此吧……」
不過儘管看似茅塞頓開了,可是他的心裏卻在考慮着另一個問題,他之所以會考慮這個問題,完全是因為大哥的那句話「現在學士那麼多,你要考慮好將來做什麼」。
也正因如此,在上周學校里來了一名軍官在新生中進行招募的時候,趙玉真就心動了。不僅僅是如果他簽字的話,可以享受與軍校的軍官生同等的待遇,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只要成績合格,畢業後就會被授予準尉軍銜,從此之後,也就衣食無憂了,甚至在退役後,他也可以在土地以及退役金之間作出選擇。
也許他的心裏已經做出了決定,但是在表面上卻一點不敢流露。總覺得要是告訴好友,會有些對不起他,畢竟他做出了另一個選擇。
有時候,人的一生,總是面臨着各種各樣的選擇與機遇,而在這個時候,趙玉真做出了另一個選擇,他看着那些與妓女調情的同學們,忍不住感嘆着這種年少輕狂,當然,心裏仍然在為那個選擇而猶豫。
畢竟,這是關係一生的選擇。
「喂,你們聽說了沒有啊,如果,我們願意的話,可以到南洋諸國的朝天館裏,去申請資助,基本上,只要是書院的學生過去,一個月最少也有十兩銀子的補助金!」
突然,趙玉直聽到同學這樣說道。
南洋諸國同樣也需要學士,他們儘管建立了書院,但是仍然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大明挖人,所以他們同樣樂意資助書院學生就讀,相比於皇家有鼓勵金,他們的手筆更豐厚,每個月十兩,還不包括學費,這樣的付出當然需要回報,作為回報的是,他們在畢業後需要到資助國工作,至少工作十年。其實諸夏就是用資助換取這些青年學生移民諸夏。
「是啊,聽說,清河書院的學生,可以開到30兩!」
一時間,人們開始羨慕起清河書院的同學了,三十兩,足夠普通家庭過兩年的了,而這只是他們一個月的收入。其實別說是三十兩,就是十兩銀子,就足以讓他們在中都過上頗為奢侈的生活。
「哎呀,太遠了,諸夏雖是華夏,可畢竟太遠了,這天下雖大,又有那裏能比得上我大明啊……」
一旁的感嘆聲,讓趙玉真的心裏只是苦笑一下。
進入書院之後,才知道,他們可以面對那麼多的選擇,不僅僅是國內的選擇,就像是春秋戰國的士子一樣,除了大明,還有其它的選擇。
「其實,去南洋諸夏也不錯。出人頭地……這不是很多人想往的嗎?」
林伯欽突然這樣說道。
「就像過去考科舉,到最後不也要到異地為官,廣西、雲南,都是有可能的,現在也要去黑水,去平南,既然可以去那麼遠的地方為官,南洋,又遠什麼呢?反正,只要能出人投地就行了……」
第235章 新士林 (求支持,求月票)